曾因长期开山采石,江苏南京市汤山山体植被遭到破坏。近年来,南京江宁区开展生态修复,在矿坑上建起城市公园,开发丰富消费业态,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从卫星云图上看,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汤山南麓,5处裸露的采石宕口清晰可见,灰白色的岩石间,就是如今的汤山矿坑公园。
南京汤山有漫长的采石史,现存古采石场遗迹约43万平方米。采石高峰期时,周边开山采石企业就有56家,长期开山采石造成山体植被破坏、水体污染。2004年,采石场全面关停,然而造成的创伤难以恢复,在关停后的10多年里,矿区杂草丛生、渣土遍地,崖壁落石、矿坑污水等问题依然存在。
改变,发生在2017年。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正式启动汤山矿坑公园的规划设计和生态修复工作,一场蝶变拉开帷幕。
精细施工,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修复
以往,山体生态修复往往需要大角度削坡、填土、喷淋草籽。“这种方法虽然能较大程度实现复绿,但工程成本过高,还存在破坏地质的风险。”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江宁分局地矿生态科副科长卜凯捷说,汤山矿坑公园项目最终决定以精细“手术”的方式设计施工,以加固稳定崖壁结构为主,不对山体做大面积修整。
“我们在局部完成削坡4万立方米,保证山体主体结构的稳定。”卜凯捷打了个比方,“如果将修复山体比作一台手术,削坡相当于切割掉坏死的组织。”
凑近宕口,可以发现山体中间还存在锚杆,这些锚杆将一定区域内的围岩加固,让整个结构更为稳固牢靠。“我们还采用灌浆回填的方法,把水泥浆、化学浆液等通过压力注入缝隙、孔洞或松散层中,提高岩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卜凯捷说。
常年采石,矿坑区域出现土壤板结,有大量渣土和岩石混杂的情况,不利于植物生长。“我们采用土壤清运和地形重塑的方式,清运渣土15万立方米,土石方挖填12万立方米,宕口处区域平均抬高1.5米,改善土壤环境。”汤山度假区规划资源科科长王增辉说。
水也是矿坑生态修复的重要一环。“项目建设了宕口底部湖体、生态草沟、雨水花园、人工湿地以及生态滞留池等设施,源头、路径、末端三管齐下,全链条闭环治理。”王增辉介绍,在美化景观的同时,公园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水源涵养、水体自然净化的系统。
此外,园内不时可见由碎石和枯叶堆砌而成的草垛,填充着掺有本土植物种子的土壤。“这是为恢复矿坑内生物多样性而建设,不仅为公园增添了自然元素,也为动物们提供了食物和栖息之所。”王增辉告诉记者,目前,公园内能观测到好几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科学开发,结合矿坑特点建设城市公园
在生态修复工作启动前,汤山度假区成立矿坑公园规划设计和生态修复项目专家团队,经历多次沟通研究,片区最终被定位为开放共享的市民公园、具有场景张力的城市公园、创新体验的活力公园、以山为幕的特色矿坑体验公园。
“我们在生态修复的同时,增加科教娱乐、温泉体验及亲子活动等商业配套内容。”矿坑公园运营负责人芮鹏介绍,公园目前已经引入餐厅、咖啡厅、书店等业态,还建造了矿野拾趣无动力乐园、大凹剧场、露营基地等设施。
公园中心地区的矿野拾趣乐园,原来为采石场堆放废料的区域。“根据现场条件,在恢复水文生态和加固山坡的基础上,我们把滑梯、蹦床等设施组合在一起,结合矿山文化元素,形成矿坑特点鲜明的休闲场所。”芮鹏说。
其实,经济回报丰厚的项目,矿坑公园接触过不少。开园第二年,一家经营攀岩运动的企业找到园方,希望能够在3号宕口大凹剧场西南侧打造大型攀岩运动体验项目,并提出相当优渥的投资条件。
“该项目提出需在山体上加装大量外力构件,然而,改变岩体受力结构,会对岩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我们果断拒绝。”芮鹏回忆,面对经济利益,矿坑公园坚持生态优先从未动摇,“矿坑公园在具体商业项目选择上,必须符合生态环境友好的具体要求。”
打造丰富消费业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2019年开园以来,矿坑公园已接待游客600余万人次。其中,无动力乐园、卡丁车、伴山营地及餐饮等消费性项目2024年全年总营收约16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
文化留存,加强地质科普保留历史印记
“老朋友啊,我又来看你了。”79岁的张克发倚靠着1号宕口的山体,抚摸着灰白色的岩体说。
张克发曾经是一名采石工,“原先觉得只有石头值钱,现在发现是生态值钱。”张克发一一介绍着公园的设施,一群拿着地质科普手册的小学生从他身边走过。
“矿坑公园已经成为江宁区十大研学基地之一,孩子们可以在公园中了解地质运动、化石形成的相关知识。”江宁区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副主任嵇书静说。
旧砖窑厂改造成的书店、锈钢板搭建的盘旋而上的天空廊道、弯曲锈钢管形状的路灯、岩石状的地灯……“我们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城市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印记。”汤山度假区管理办公室主任祁林说。
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带动不少当地人返乡创业。2019年,市民李云辞去在南京市区的工作,回到家乡开了一家土菜馆。
“红烧海杂鱼和菊叶蛋汤来了!”晚上,李云在店里忙前忙后,顾客们谈论着矿坑公园里的趣事;远处的大凹剧场里,一部电影正在上映,光影效果很酷炫……矿坑公园在建设中不断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也在延续。(记者 白光迪)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18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