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者在服贸会上了解诺成新科技公司展出的太阳能智慧井盖,井盖集成光伏充电板、可充电锂电池组、物联网数据采集模块、传感器于一体,可实时监测燃气、自来水、排水管等管网。新华社记者 李鑫摄
服贸会上展出的一款可载人飞行器。新华社记者 谢晗摄
伊朗展台上,参展商在整理展品。本报记者 徐佩玉摄
观众与展出的机器人互动。胡庆明摄(人民视觉)
北京首钢园,2025年服贸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徐钦摄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9月14日闭幕。本届服贸会共有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48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您希望从服贸会获得什么?”5天时间里,记者在北京首钢园采访了众多国际参展商,并向他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展示舞台
——被更多合作伙伴看到,提高知名度、达成新合作
“被更多人看到”“达成更多合作”是众多外企参展的目的。作为全球服务贸易的风向标,服贸会不仅是展示技术和服务的舞台,更是促进国际合作的加速器。多位受访的外企负责人表示,中国一年一度的服贸舞台“不容错过”。
西班牙HLK足球俱乐部主席叶伟梅身穿一件红黄拼色的运动外套,在会场里格外显眼。她说:“红色与黄色是中国与西班牙的代表性颜色,我希望中国和西班牙在足球领域能有更多合作。”
此次参加服贸会,与她同行的还有该俱乐部国际赛事总监阿雷汉德吕。“我第一次参加服贸会,希望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我们的足球服务。我相信,借助服贸会的平台,我们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中国能为我们提供技术支持,我们也能为中国提供我们的服务。”阿雷汉德吕说。
伊朗企业波斯印象的商务经理埃娃在服贸会期间忙着向全球客商介绍来自伊朗的手工制品。“我们希望能与中国客户和中国企业达成更多合作,为我们公司以及伊朗的产品做好宣传,同时促进伊朗和中国两国之间的良好合作。”
来自挪威的宠物营养品牌VCare邀请了“达人”在服贸会现场直播带货,希望借助服贸会的平台被更多中国消费者熟悉。挪威王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汉宁说:“本届服贸会上,挪威国家馆汇聚了多家企业参展。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这些挪威企业能将优质产品和服务呈现给中国消费者,更期待他们借此觅得新的商业伙伴,让挪威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国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澳大利亚EZZ生命科学副总裁郑海涛希望从服贸会收获两件事——结识更多的朋友,拓展合作的深度。“对EZZ而言,服贸会让我们能够将澳大利亚在生命科学与健康管理方面的优势,与中国健康中国战略紧密结合,探索更符合青少年成长和女性健康需求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我们希望借此机会与中国的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及产业伙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机制,将国际前沿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健康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让更多家庭受益。”
持续为全球企业铺就合作之路、打开机遇之门,服贸会正助力更多外企深度融入中国市场。
透视趋势
——感知中国市场脉动,为产品和服务创新寻找灵感
透过服贸会,外企还能看到中国服务大市场上日新月异的变化。
“通过连续多年参加服贸会,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绿色环保、节能意识日益提升。”爱尔兰Novaerus(诺唯实)大中华区总经理夏晓军说,该公司展出的空气消毒设备每天的功耗只有20瓦,相当于1个LED灯泡一天的功耗,这与中国市场的需求十分契合。
该公司还关注到了数智化的新趋势。“我注意到今年服贸会强调了数智化的发展方向,这对我们也很有启发。我们希望通过服贸会这一平台跟中国合作伙伴建立联系,借助他们的数智化能力,把我们的产品介绍给更多中国消费者。”
中国市场规模巨大。14亿多消费者对哪些新服务感兴趣?上亿经营主体有哪些技术合作需求?进入中国市场的外企在寻找,而服贸会正是其感知市场脉动的窗口。
“今年是我们第二次参加服贸会。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绿色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中国区总监大桥谕说,为满足这一需求,该事务所在设计首都国际会展中心(CIECC)时,运用了混合通风式智能楼宇管理系统,不仅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还能最大程度降低能耗。
来自澳大利亚的珍澳奶粉首次参加服贸会,就受到了热切关注,展台前品尝、问询的人络绎不绝。澳大利亚珍澳乳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毛红玲说,中国消费者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升,这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遇。
参展期间,服务贸易领域的咨询机构持续释放其洞察与连接价值。“今年的服贸会聚焦服务贸易发展热点趋势,为全球企业共享中国机遇、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宝贵契机。”安永中国主席、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凯说,作为专业服务机构,安永将继续用好服贸会这一服务领域重要开放平台,顺应全球服务贸易新趋势,以“AI+绿色”双轮驱动,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从消费需求到前沿科技,外企在服贸会上找到了与中国市场同频共振的路径。
落地成果
——对接本土实际需求,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在中国落地
服贸会为国际参展商们提供了发展机遇,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更好落地中国。
服贸会搭建的交流合作平台,让外企得以将创新服务体系与中国市场需求深度对接。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中压及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徐韶峰说,通过参与服贸会,施耐德电气能与国内外客户以及合作伙伴开展交流合作,将不断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融入各个细分行业,更广泛地赋能各产业用户。他举例,针对中国大规模设备更新的专业化需求,施耐德电气在北京设立了EcoFit工业自动化适配改造中心,在上海设立了EcoFit低压配电中国创新中心。通过不断加大本地化研发投入,施耐德电气实现了创新研发与生产能力的产研融合,得以更好地融入中国乃至全球服务大市场。
服贸会为外企的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了落地平台。今年2月,中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天津鹏瑞利医院正式开诊。该医院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由新加坡鹏瑞利集团投资建设,能够满足常见疾病和疑难病症的诊疗需求。今年是天津鹏瑞利医院首次亮相服贸会,重点展示其国际化服务理念、创新模式以及促进医疗领域开放与合作方面的探索。“服贸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国内外医疗健康行业机构在这里实现了充分的交流和互相学习。深入了解数字医疗、智慧医院的最新成果,有助于促进我们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天津鹏瑞利医院院长刘丹说。
服贸会也为外企定制化技术方案在中国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要着眼于中国本地市场的实际需求,只有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具有创造力的技术和方案才能在中国落地。”索尼(中国)有限公司体育业务市场部总监白逸之说。索尼中国在2025年完成了中国本土化的运动表现追踪解决方案的开发,其追踪技术不依靠任何穿戴设备,只需在场馆建筑结构上架设20台摄像机,通过光学追踪捕捉人体的17个坐标点位以及球体的坐标点位,形成赛事虚拟动画。这些虚拟球员还可以切换不同风格的形象,让观赛体验变得更加个性化。
服贸会“搭台”,外企在这里共享中国机遇,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本报记者 徐佩玉)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9月16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