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柏加镇花农李贝贝在自己搭建的直播间推介盆景。
刘 珂摄
李贝贝直播介绍多肉盆景。
王 锐摄
湖南省沅江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通过“智慧渔政”系统巡查调度。
钟祖彪摄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油溪桥村村民正在用手机查看自己家的积分。
记者 杨 迅摄
扫描二维码
看“融”观中国主页
电商直播,开启“云上卖花”新模式;智慧渔政,精准打击非法捕捞;村务积分,全员参与可感可及……潇湘大地上,数字技术正广泛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成果遍及智慧产业、平安乡村、基层治理等多个领域。湖南省如何因地制宜建设数字乡村?记者进行了采访。
“云上卖花”激活传统产业
在溪边,精心挑选被水流雕琢圆润的鹅卵石;在老屋废墟中,收集斑驳的瓦砾碎片……最近,湖南省浏阳市柏加镇柏铃村青年李贝贝凭借“0元自制盆景”系列视频走红网络。
“方寸之间有乾坤,造小盆景最看构思和创意。”李贝贝说。
10多年前,这个湖北姑娘到柏加游玩,机缘巧合下结识了身为“花木二代”的丈夫,随后成了一名新时代花农。两三年前,她开始做小盆景,很快在本地积累起了口碑。可如何打开更大的市场?李贝贝犯了难。
浏阳市柏加镇是闻名全国的“花木之乡”,花木种植历史逾百年,苗木产业是其支柱产业。随着时代发展,传统花木产业面临销售渠道单一、市场信息不对称、养护技术推广难等瓶颈。
转机发生在镇政府组织的一次研学活动上。在江苏沭阳“淘宝小镇”,李贝贝看到了电商新媒体的力量——农户能通过短视频、直播打开销路,农产品能因“线上表达”被更多人看见。
“别人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带着这份信念,李贝贝重新出发——白天研究短视频拍摄剪辑,用生动语言拆解盆景制作、养护等专业内容;晚上守在镜头前直播,从最初的紧张结巴到后来与粉丝熟练互动,讲解亲切有趣又干货满满,吸引了大批盆景爱好者。
如今,在浏阳国际花木城一隅,一个绿意盎然的直播空间已经完工,李贝贝一家轮番上阵,展示精品苗木、讲解养护“秘籍”,越来越多的人在直播间下单。
每棵外销苗木都挂上了独特的“身份证”二维码,客户扫码不仅能查看苗木溯源信息,还能直接跳转至养护知识视频页面,解决了异地买家“不会养、养不好”的痛点,极大提升了客户体验与复购率。
一年下来,直播间销售达30多万元,占李贝贝家花木销售总额的20%,目前还在增长。李贝贝还带动周边村民学习直播带货,帮助周边农户对接苗木销售渠道,助力花木产业实现“抱团发展”。
“店子旁边的这些小苗,都是柏铃村的脱贫户种的,我们免费代销。”李贝贝介绍。截至目前,李贝贝家的工作室通过“线上引流+优质供货”,帮销金额已经超过12万元。
近年来,浏阳市顺应全省大力发展电商的潮流,推动乡镇向数字借力。柏加镇多次组织花木电商专题培训,开设新媒体运营、短视频制作与剪辑等课程,帮助花农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
今年4月,为了让花木更好地通过网络进城入户,柏加镇还助推邮政部门开通了由柏加直达长沙的花木电商快递物流专线。
如今,柏加镇花木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存量资产超300亿元,共有花木合作社、园林绿化企业400余家。在数字平台的赋能下,“致富有门路,共富有奔头”,已成为柏加镇花木产业的生动写照。
“智慧渔政”守护一湖碧水
沅江市地处洞庭腹地,湖岛洲滩众多,禁捕水域100万亩,是湖南省禁捕退捕任务最重的县市之一。全市现有渔政执法人员60人,人均管辖水域面积超15000亩,一度存在执法取证难、运行成本高等难题。
如今,在沅江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指挥中心内,渔政执法人员万威紧盯“智慧渔政”显示大屏。哪里有小红点跳动,就表示那片水域可能存在非法捕捞或违规垂钓行为。
万威介绍:“平台依托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借助高清摄像头、雷达等前端智能感知设备,建立AI算法库,一发现疑似非法捕捞行为,就自动精准报警。”
远在90公里外,沅江市渔政五中队队长张明的手机APP上同步接收相关预警信息。“我们到达现场后,可以通过‘智慧渔政’APP上传相关图片和视频,向指挥中心报告现场实时勘察情况。”
“虽然还要时不时到湖洲上开展巡护,但相比以前,工作量减少了不是一星半点。”张明说。
智慧平台不仅降低了渔政执法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提升了预警、打击的精准程度。
在沅江市,智慧渔政监控按照每个点位覆盖半径为3公里进行建设,根据重点、次重点、一般水域特点,搭配安装不同功能的监控设备。
在重点水域,包括“亚洲第一芦苇荡”漉湖、种质资源保护核心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安装雷达、夜视激光云台等具有高清晰度和感知速度的设备,对违法船舶等目标快速抓拍、测速、识别;在次重点、一般水域,则安装具备高清视频监控的全彩摄像机,以及能快速感知温度的热成像摄像头,实现“禁捕”“禁烧”工作同平台监管。
“在湖洲重要进出口、禁捕核心区等地,我们还安装了智能识别设备,与公安系统存量数据自动对比,盯紧重点、精准打击。”沅江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周建平说。
数字技术赋能禁捕退捕,洞庭湖更加水净鱼丰。一些珍稀动物如麋鹿、江豚纷纷来到这里,吸引许多游客来此观赏,还带动了周边的旅游热。
截至目前,沅江市共建设了143个监控站点,立案查处非法捕捞案件136起。周建平表示:“通过‘智慧渔政’平台,渔政实现了由人防到技防的转变,一湖碧水得到了更好守护!”
“两制融合”盘活人地资源
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油溪桥村,每家每户的门上面都贴有一张小程序码。村民苏开初掏出手机一扫,他家的积分数量、排名、事项分布等就清晰地展示在屏幕上。
“几年前,我把家里的4亩多荒山给村里修路。村里不直接给钱,是按国家征收标准给积分。去年,我家用积分换得了9052元的村集体经济分红,是全村最大的‘股东’。”年近七旬的苏开初笑得合不拢嘴。
油溪桥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曾乐介绍:“根据积分制管理细则,山土林地用于公益建设、通过管理或技术实现产业增收都可以积分。现在人人抢着出地出力,土地、人力等各种资源都被盘活了。”
“油溪桥村跟别的村不太一样,没有积分超市。相较于兑换价值固定的生活用品,村民们更愿意用积分兑换村集体资产的股份,不清零,可继承。”曾乐说。
2020年起,油溪桥村开始探索乡村市场化,将村庄变“企业”,村民变“股东”,村民参与治理获得的积分,按比例折算成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权、产权和收益权。积分制、股份制“两制融合”,积分更紧密地关联到村民的收益。
这么重要的积分,如何申报、怎么保证公平?
苏开初还记得2014年积分制实行之初,“那时给谁积分,积多少,全靠纸笔来记,每晚村干部开会到12点以后。一旦错漏,还容易产生矛盾。”
2021年,依托腾讯公司开发的小程序“善治美”,积分制变得更简单。村民完成公益建设、学习活动等加分项后,可自行或由村里的申报小组进行申报。积分运营管理小组、村“两委”成员、村党总支书记多级在线审核,通过并公示后落到家庭档案上,保证了制度运行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苏开初说:“我们不仅能看到自己的积分,还能看到别人的积分是怎么来的。大家暗暗较劲,建设村庄的积极性更高了。”
如今,油溪桥村286户拧成一股绳,人人都把村庄当成自己家来建。发展文旅、研学,三产带动多产,油溪桥村集体经济从2007年的亏损4.5万元变为2024年的收入278万元。
深化农村市场化改革,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油溪桥村还在加速探索。当前,该村又开始打造积分交易中心,未来将实现积分流通、转让、变现。
“在大数据共享的平台上,我有资金,你有技术,他有土地,我们就能一拍即合,让更多老百姓参与乡村发展进程,分享发展成果。”油溪桥村党支部书记彭育晚表示。(记者 杨 迅)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9月22日 第 08 版)